黔西南嚴打非法捕撈 守護碧水安瀾
地處黔、滇、桂三省區(qū)交界的萬峰湖,面積176平方公里,最大庫容102.6億立方米,有“萬峰之湖,西南之最,山水畫卷”之譽,這里魚肥水美,是魚類的棲息繁衍之地。
為保護萬峰湖魚類生物多樣性,進一步推進珠江流域禁漁期管理。2020年,興義市公安局與農業(yè)農村、綜合執(zhí)法等部門職能職責合并,成立打擊非法捕撈工作專班。
每年3月初至6月底是水生生物繁育的關鍵期,也是萬峰湖的禁漁期,禁漁水域范圍內禁止所有捕撈作業(yè)。一到禁漁期,打擊非法捕撈工作專班就在萬峰湖環(huán)境綜合整治指揮部合署辦公,嚴厲打擊非法捕撈等破壞水生態(tài)行為。
“作為一名老禁漁人,我已經連續(xù)參與了5年的非法捕撈打擊工作,如今湖面變得更加清澈。”專班輔警劉禮斌說,未成立專班之前,非法捕撈行為頻發(fā),經過連續(xù)整治后,萬峰湖生態(tài)環(huán)境有了很大變化,水質變好,連羅非魚的顏色都變淺了哩。
但在萬峰湖三江口、小三峽、達居水域等較為隱蔽的地方,仍有不法分子“越線”進行非法捕撈。
3月27日,禁漁專班接到線索稱,三江口鎮(zhèn)有人非法捕撈。凌晨4點,湖面一片漆黑,禁漁專班聯合執(zhí)法小組在三江口附近的碼頭蹲守,他們緊盯任何一個可疑跡象,輕輕挪動位置。
“看那邊,有船開過來了。”直到6時許,天色漸亮,一艘小漁船才緩緩朝岸邊靠近。捕魚者一上岸,聯合執(zhí)法小組迅速行動,從各個方向圍上去,將其當場控制。
經現場檢查,民警在犯罪嫌疑人賀某的漁船上查獲野生魚13條,以及一副長30米、寬8米的攔河網。面對詢問,何某對自己的非法捕撈行為供認不諱。
“攔河網又叫‘絕戶網’,網眼細密,捕撈強度大,對水域生態(tài)具有毀滅性影響。”禁漁專班民警王會陽說,沒有打擊行動時,他們會駕駛警用巡邏船,在湖面進行日常巡查。今年3月以來,專班共拆除攔河網2副,地籠網12個,并將網內的魚、蝦全部放生。
在安龍縣萬峰湖水域港灣碼頭,安龍縣公安局聯合農業(yè)農村、政府等部門開展禁漁期聯合執(zhí)法行動。行動中,執(zhí)法人員走村入戶宣傳講解護漁常識,檢查漁具店是否售賣違規(guī)釣具。
“大家釣魚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落水,不要往湖里亂扔垃圾,不能使用禁用漁具,更不能到禁漁區(qū)域打魚。”在碼頭上,安龍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民警王琳一行人邊喊邊將宣傳單發(fā)至群眾手中。
“知道知道,經常聽警察同志拿著喇叭喊,我們絕不亂炸魚、毒魚、電魚,湖面環(huán)境好,我們住著也舒心。”馬安云村的余大爺笑著回答。
通過持續(xù)宣傳,每年禁漁期間,萬峰湖附近的村民、釣場老板、野釣愛好者等都成為了萬峰湖的“守護者”,一旦發(fā)現有人非法捕魚的線索,就第一時間進行舉報,以便實施精準打擊。
在黔西南公安“水上打、岸上管、市場查”等多措并舉的守護下,如今能明顯地看到萬峰湖內魚類資源越來越豐富,碧水蕩起陣陣漣漪,岸邊魚群一散而開,不時有魚兒躍出水面,在水中嬉戲歡樂,一派安寧和諧景象。
來源:黔西南公安 作者:張琪薰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