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236萬畝秋糧顆粒歸倉
春播一粒籽,秋收萬擔糧。連日來,黔西南州廣大農民們采取“親幫親、鄰幫鄰、戶幫戶”的搶收方式,搶抓晴好天氣搶收236萬畝秋糧,利用庭院和曬壩等場地晾曬秋糧,確保秋糧顆粒歸倉,預計實現秋糧產量81萬噸,為“十四五”糧食安全生產開好局、起好步奠定堅實基礎。
在今年農業(yè)生產中,黔西南州牢牢把握糧食安全生產主動權,按照“守底線、保供給、提質量”的原則,著力打造一批現代農業(yè)、高效農業(yè)、示范農業(yè)、特色農業(yè)樣板田,推進傳統(tǒng)農業(yè)向現代高效農業(yè)轉變,以推進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守住耕地紅線,推進春播品種培優(yōu)、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合理利用高標準農田種糧、產糧,落實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真正實現秋糧保收、高產穩(wěn)產,穩(wěn)住農業(yè)基本盤,確保糧食安全生產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今年,黔西南州堅持“全面部署,突出重點,結合實際,重在引導,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在興義、義龍、安龍等9個縣(市、區(qū))大力實施水稻、玉米、薏仁米、高粱等糧增工程、育苗移栽、高產創(chuàng)建、測土配方施肥等農業(yè)生產適用技術,以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綜合防治及專業(yè)統(tǒng)防統(tǒng)治、土地培肥、標準農田建設、種子體系、農機化示范為重點的綜合增效項目,切實辦好樣板田、示范點,以點帶面,努力使農民真正掌握實用技術,集成示范一批糧食生產全過程高質高效技術模式,提高農民種糧水平,推行糧食生產高效化、輕型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種植,提高作物單產,提升種糧水平,促進糧食增產增收,奪取糧食和農業(yè)豐收。
(吳古昌)
責編:盧生龍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