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后服務 “棋”樂融融——興義市象棋文化進校園側記
象棋進向陽路小學民航校區(qū)
核心提示:自去年秋季學期開始,義務教育階段全面開展課后延時服務教學。課后延時服務作為落實“雙減”政策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成為家長及社會關注的焦點。
為更好地豐富課后服務內(nèi)容,讓孩子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興義市各學校在開設文化藝術類、體育競技類等課后興趣課程的同時,特別開設象棋課程。孩子們通過對弈象棋,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既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又感受到象棋帶來的快樂,孩子們在校園里“棋”樂融融。
延安路小學象棋教學
象棋進校園
伴隨著周五下午第二節(jié)下課鈴聲,興義市延安路小學課后服務社團活動開始了。這時,整個校園沸騰起來,孩子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笑容,載著歡歌與笑語,載著理想與希望,奔向?qū)儆谧约旱臍g樂殿堂。
與象棋高手面對面對弈,這所學校的課后服務讓學生樂在“棋”中,“棋”樂融融。
每周五16點10分,在延安路小學教室內(nèi),來自州象棋協(xié)會的國家二級裁判劉光華都會在教室給學生上課。
在了解象棋的發(fā)展史后,學生們開始認真學習如何擺棋。延安路小學五(4)班學生楊皓麟很喜歡象棋,經(jīng)常在家里和爺爺一起下,“我剛剛學了幾招,回家就去跟爺爺過過招。”
在另外一間教室,同樣是二級裁判羅光祥正在和學生交流,還同學生開展車輪戰(zhàn)。
根據(jù)教學需要,2021至2022兩個學期的每周五,州象棋協(xié)會的老師到延安路小學,為延安路小學的140多名學生免費上象棋課。
“打好象棋基礎很重要,學生們學到的不光是下棋思路,還包括下棋禮儀,有利于培養(yǎng)人品、棋品。”羅光祥說。
為豐富課外服務內(nèi)容,弘揚國粹,州象棋協(xié)會、州象棋協(xié)會青少年培訓中心開展象棋進校園活動,推廣和普及象棋文化,義務為學生傳授象棋知識。
據(jù)了解,州象棋協(xié)會、州象棋協(xié)會青少年培訓中心成立于2020年8月,是專注于象棋運動的推廣、棋文化進校園和文化交流的組織。協(xié)會有會員400多名,高手云集。會員中持有裁判證68人,有棋協(xié)大師1人,一級棋士4人,二三級棋士若干人。
目前,州象棋協(xié)會已走進桔鄉(xiāng)路小學、紅星路小學、陽光小學、延安路小學、向陽路小學民航校區(qū)等學校,用心培養(yǎng)500多名小棋手。
陽光小學象棋教學
以棋促智
心智指的是人們的心理與智力,象棋運動對培養(yǎng)青少年的心智有著獨特的作用,下棋被列寧稱之為“人類智慧的體操”。下棋可以培養(yǎng)孩子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精確的觀察力、牢固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敏捷的思維能力,進而具備堅韌不拔的意志、科學的戰(zhàn)略規(guī)劃能力,并擁有統(tǒng)攬全局的大局觀,還能培養(yǎng)參與者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對青少年益處多多。
象棋運動需要極嚴密的邏輯思維,每動一子都可能影響全盤局勢,其總體思路或行棋落子,都是復雜綜合的心智活動。在下棋中,棋手要經(jīng)過思考、運算、記憶,并預知其后幾步的情況,從中選擇最佳的下棋方案,這個過程能有效促進心智的發(fā)展。
延安路小學校長吳愛萍說:“象棋運動不僅是智慧的比賽,更是雙方心理上的較量。如處下風時的緊張感、大好局面下由贏變輸?shù)陌脝矢小⑵寰植粩嘧兓慕箲]感無時不在沖擊著學生們,這個過程也是磨煉孩子意志、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的過程。因此,下棋對培養(yǎng)孩子的心理素質(zhì)很有益處。”
走象棋會影響學習嗎?有些家長開始時有些擔心。經(jīng)過一個學期后家長們就發(fā)現(xiàn),走象棋不僅不會影響學習,反而能有效促進孩子的心智發(fā)展。
延安路小學五年級學生王賢熠家長王連蘭說:“開始讓孩子走象棋是想通過學象棋讓他靜下心來,因為孩子實在太好動了,沒想到象棋運動真的改變孩子,現(xiàn)在的他很喜歡一個人擺擺棋譜,有時在大街上看到別人走象棋,也會駐足觀戰(zhàn),半天都不肯離開,這與原先好動的他真的是判若兩人。”
事實證明,學象棋能培養(yǎng)孩子的有意注意力和毅力,現(xiàn)在的王賢熠同學不僅上課十分專注,還經(jīng)常能安靜地看一個多小時的書。“以前他與別人下象棋時,非常緊張,手一直在抖,輸了一局后,棋開始亂下了,后來通過老師的幾次教育,心態(tài)越來越好,即使輸了棋,也能很快調(diào)整心態(tài),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明顯提高了,整個人顯得特別自信。”王賢熠家長王連蘭說。
“下棋的孩子心理穩(wěn)定,毅力堅定,思維敏捷。在下棋的過程中,要求對弈者集中精力、反應快速,使對弈者能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和提高。”為學生們上近十年的象棋課的老師邱成賦介紹。
桔鄉(xiāng)路小學學生對弈
以棋育人
象棋進校園能培養(yǎng)孩子的“棋品”。棋品是指棋手在下棋時所表現(xiàn)的品行、態(tài)度和作風。象棋運動有其符合自身特點的規(guī)則,如“摸子走子、落子無悔”,若弈棋者不遵守規(guī)則那就是棋品有問題了;谄迨且(guī)則所不容許的,是出爾反爾是沒有主見的表現(xiàn)。棋手歷來把棋品看得很重,“以棋識人”“棋如其人”,以及“棋品如人品”,成了棋界的專用術語。因此,象棋進校園活動中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棋品”,將象棋文化教育與學生學會做人結合起來,使象棋的育人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
“我經(jīng)常教育學生在困境時要有迎接挑戰(zhàn)的勇氣,在緊張激烈搏殺時,需頭腦冷靜,沉著應戰(zhàn),在棋局優(yōu)勢在望時,須不驕不躁堅持到底,在棋勢相持不下時,要有一種必勝的信念。”負責指導紅星路小學的黔西南州象棋比賽亞軍、象棋二級裁判員曾凡平說:“象棋教育中要求學生虛心學習,尊重對手,正確面對挫折,并向他們灌輸輸?shù)闷稹⒏矣谡J輸也是一種勝利的思想,使他們能自我調(diào)節(jié)好心態(tài)。”在曾凡平的教育下,紅星路小學小棋手不僅棋藝高超,“棋品”也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在參與成人競賽時,無論競賽成績?nèi)绾危⒆拥谋憩F(xiàn)都會贏得嘖嘖稱贊。
榮獲2021年貴州省“建工杯”少兒象棋比賽第三名、獲2021年“黔西南·郵政杯”貴州省象棋等級賽和2022年黔西南州象棋第二屆會員賽鼓勵獎的紅星路小學四年級學生張鈺浩,通過下棋,懂得了很多學習和做人道理。
紅星路小學象棋教學
張鈺浩的指導教師曾凡平向筆者講述張鈺浩下棋的一個小故事。
一個周末,張鈺浩到黔西南州象棋協(xié)會青少年培訓中心學習下棋,當時有好幾位成人在現(xiàn)場,有一位成人便邀請張鈺浩下棋。第一局,張鈺浩短時間內(nèi)將對手殺個片甲不留。對方是成人,因當時圍觀的人多,對手臉色難堪。第二局,張鈺浩有意誤丟一子,對方獲勝,圍觀者都明白,這是張鈺浩謙讓的。
過后,曾凡平問張鈺浩為什么有意丟一子,張鈺浩回答道,承讓對方一局,走一比一平局,皆大歡喜嘛。旁觀者聽到張鈺浩回答,對他翹起大拇指,紛紛稱贊此孩子將來必成大器。
“曾老師在教我們走棋時教育我們要三思而后行,多想棋路,多想變化,防止漏招致敗而追悔莫及。三思而后行讓我受益匪淺,使我在生活中養(yǎng)成做事前多思考的好習慣,盡量全方位的考慮,關鍵的是在下棋中懂得謙讓等做人的道理。”張鈺浩說。
“楚河漢界,風起云涌。”象棋熱潮在校園里愈演愈烈,全市多所學校開展了象棋運動,象棋讓課外延時服務變得多姿多彩,“棋”樂融融。
少年已經(jīng)崛起,智者揚帆遠航。一張張稚嫩可愛的面龐下,是運籌帷幄的成熟,是縱橫疆場的豪氣,是指點江山的韜略,是心懷天下的格局。孩子們盡情體會象棋樂趣,從中感悟生活,感恩生命。小棋盤彰顯大智慧,讓孩子們百尺竿頭,茁壯成長。
。_振)
責編:王湛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