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謨法院:強化便民訴訟渠道 提升服務工作水平
亮點黔西南訊 在群眾路線教育整改工作中,黔西南州望謨法院通過自查以及征求到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fā)揮審判職能作用,以強化便民訴訟渠道,提升服務工作水平為核心,逐步扎實推進整改工作,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優(yōu)質的法律服務。
一是積極推進“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拓寬便民訴訟渠道,有效地減輕了當事人的訴累。充分利用現有的審判資源,在審判法庭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在審判一樓大廳左側擴建訴訟服務中心,于3月下旬建成投入使用。制作“訴訟指南宣傳冊”、“法律宣傳手冊”,冊上印有庭前須知、訴訟須知、法庭受案范圍、收費標準和各種法律法規(guī)等,免費發(fā)放給前來訴訟的當事人。并明確要求訴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要著裝上崗、掛牌上崗,便民措施要齊全,法律訴訟咨詢服務工作要熱情周到,耐心細致,并配備導訴員,為辦事群眾解答問題、導向服務。院紀律作風督查組每天到訴訟服務中心督查一次,發(fā)現有著裝不整齊、不掛牌上崗、工作推諉扯皮、態(tài)度冷硬橫推,甚至與辦事群眾爭吵的,進行問責。
二是緊扣“暢民意”,構建暢達民意的“綠色通道”。搭建“院長—群眾直通交流平臺”,在望謨法院網站開通院長信箱和開通舉報電話,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對法院工作的意見建議、對案件審理的意見以及對法官的監(jiān)督意見等,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并制定了院長信箱辦理制度,要求專人辦理、及時網上回復,定期檢查;在審判大樓大門前設立征求意見箱,收集民情民意,及時處理轉辦反饋相關意見,構建暢達民意的“綠色通道”,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建議。
三是暢通民意溝通渠道。不定期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旁聽庭審、參與執(zhí)行,聽取質詢、意見和建議,接受現場監(jiān)督。規(guī)范裁判文書上網及向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發(fā)放征求意見函等,確保民意暢通。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共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政機關干部參與群眾比較關注、比較典型的執(zhí)行案件2次,接受現場監(jiān)督2次。
四是加大案件巡回審理工作力度,方便群眾訴訟。院黨組在充分整合人員、物資的基礎上,針對本院實際,拓展巡回審判平臺,做到快速收案,快速審理,將帶案下鄉(xiāng)、案件回訪、文書送達、預約接訪與巡回審理結合起來,積極推廣運用“巡回法庭”、“溫馨法庭”,不但及時化解了矛盾糾紛,提高了訴訟效率,而且拓寬了便民訴訟渠道,促進了社會和諧。2014年2月-3月,全院巡回審理案件96件,巡回審理率66.67%。(王封吉 報道)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