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仁:長青河畔的潔凈秀美
今天的興仁縣屯腳鎮(zhèn)長青河道環(huán)境優(yōu)美、氣候宜人,每當氣候變暖,總能見到大人、細娃三三兩兩,成群結隊到長青河畔享受大自然賦予的無限風光。柳蔭下不時會傳來的陣陣嚶嚶細語,河岸邊隨處可見的兒童追逐嬉戲,小河里不時會隱現出一群群悠閑漫游的小魚,柳樹上鳥兒的鳴叫和靜默流淌著的河水,給長青河畔增添了無限生機。沿河兩岸垃圾“不翼而飛”,臨河建筑物、構筑物和水上漂浮物銷聲匿跡,成就了長青河畔今天的潔凈秀美?墒钦l又能想到長青河畔的垃圾是如何飛走的呢?臨河建筑物、構筑物河水上漂浮物又是如何銷聲匿跡的呢?讓我們慢慢來揭開這些疑問。
三年前的長青河。長青河系大田河干流的其中一段河流,全長6.8公里,是興仁縣的生態(tài)河流之一。坐落于興仁縣屯腳鎮(zhèn)的一個布依村寨銅鼓村,河流涉及該村7個村民組1433人。長期以來,由于河道無人管理,沿河村民將垃圾傾倒于河道內,造成河道污染,沿河兩岸白色垃圾隨處可見,臨河建筑物、構筑物屢見不鮮。銅鼓村村民委員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長青河到了不得不整治的時候了。
心動不如行動,行動才會感動。為了有效整治長青河道,還群眾一條整潔干凈的河流。銅鼓村村民委員會于2014年找來本村熱心人楊昌等11人,共商母親河治理問題。不曾想長青河的治理問題竟然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使大家對長青河道的治理信心倍增,于是大家商議決定成立“長青河道管理委員會”,將長青河道管理納入常態(tài)化管理。
多方整合資源,積極組建管理機構。首先成立了“臨時河道管理委員會”,草擬了《長青河道管理制度》《長青河道巡查制度》,先后召開4次群眾會討論落實管理制度,取得全民認可并簽字后試行,通過歷時10個月的試行,取得了明顯效果。為了能使“河道管理委員會”步入正軌,離不開一個穩(wěn)定的辦公場所,于是銅鼓村村支部書記李秀蓮帶領楊昌等等人向屯腳鎮(zhèn)人民政府、縣水務局等部門求助,希望能解決辦公場所和必要的辦公設備及用品?h水務局和屯腳鎮(zhèn)人民政府共同對“長青河道委員會”現場考察后,對“長青河道管理委員會”取得的成效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認可,于是協調銅鼓村村委會提供一間辦公室,縣水務局為其配置辦公桌桌椅4套、救生衣15件、文件柜2個級水法律法規(guī)等宣傳資料。條件具備,長青河道管理委員會于2015年5月4日正式掛牌成立。
積極行動,打鐵趁熱。辦公場所落實了,必要的辦公設備具備了,該是河道管治工作步入正軌的時候了。為了給河道管理委員會工作開好頭、打好趣,縣水務局明確表態(tài)首次打撈河面漂浮物和沿河兩岸垃圾的清理費用由縣水務局解決,之后管理委員會對涉及管轄的6.8公里河道進行了劃分,實行分段定人定時巡查管理。對隨意亂扔垃圾的按照大家簽字認可的制度進行處罰,所處罰金用于日常保潔等工作。
多管齊下,共創(chuàng)長青河道美好環(huán)境。長青河道管理委員會掛牌成立初期,縣水政監(jiān)察大隊配合長青河道管理委員會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水法律法規(guī)進村入戶宣傳,旨在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識,意在爭取群眾自覺維護河流生態(tài),共創(chuàng)河流生態(tài)美好環(huán)境。同時加大對長青河道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截止到如今,通過長青河道巡查發(fā)現并舉報的水事違法行為共6起,其中向河道傾倒垃圾的3起,侵占河道建房的3起。6起違法行為在萌芽初期均得到有效遏制。6起違法行為的及時查處,既減少了違法行為人的財產損失,又對周邊群眾起到了警示效果,為河道管理委員會的工作正常開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全面推行河長制,為長青河道管理委員會添磚加瓦。河道白色垃圾不見了,落葉清掃又成了問題。2017年,貴州省全面推行河長制,各條河流明確了相應的河長、義務監(jiān)督員和保潔員,更深層次的解決了河道保潔和管理治理措施。一是有效解決了沿河兩岸的日常保潔;二是控制源頭污染有效解決了水質問題;三是垃圾實行村收鎮(zhèn)運縣處理措施,讓村民垃圾投放有去處,有效解決農村垃圾污染問題;四是開展聯動執(zhí)法巡查,有效杜絕了占用河道等違法現現象。
愛護水環(huán)境,維護水生態(tài)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當代人的歷史使命,是惠及子孫后代的一項偉大工程。我們除了要珍惜好長青河道今天的潔凈秀美外,同時要維護好我們居住的周邊環(huán)境,愛護環(huán)境的關鍵是控制源頭污染。各級各部門,各人民團體、社會各界人士應積極行動起來,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相互監(jiān)督,為創(chuàng)造明天美好生態(tài)盡自己的一份力。
(鄧百高)
責編:朱藝全 盧生龍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